北京融嘉合创科技有限公司

新闻资讯

--- 第一时间 最新动态 ---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回顾金融标准化发展历程、分析面临的新形势、展望未来重点工作,对于推动金融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金融标准化成果丰硕

 中国金融标准化“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简称“金标委”)于1991年成立。回顾近30年的发展历程,我国金融标准化事业经历了探索起步、快速发展、全面推进三个阶段。

 2000年以前,金融标准化从无到有,在探索中起步。先后制定发布金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约20项,其中全国清算中心代码标准、银行卡发卡行及卡号标准等,对支持我国支付清算体系建设、促进银行卡应用起到了积极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金融信息化进程步入快车道,对标准的需求日益增强,金融标准化建设快速发展。2001年至2012年,共制定发布金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30余项,是2000年以前总量的6倍多。其中,银行集中式数据中心标准、银行卡联网技术标准、征信数据标准、证券公司信息技术管理标准、保险标准化工作指南等标准的制定实施,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和金融业发展。与此同时,我国于2004年成为ISO/TC68正式成员,金融标准化与国际接轨步伐进一步加快。

 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标准化工作全面发展,制定发布金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50余项,相当于前20多年的总和。过去一年多来,人民银行与有关部委加强金融标准顶层设计,提升金标委统筹协调能力,发布《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完成金标委换届,制定发布证券及相关金融工具分类、云计算技术金融应用规范等18项金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发布5项团体标准。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制定金融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和市场自主制定金融团体标准与企业标准协同发展的新型金融标准体系,基本实现了对金融部门和金融功能的全覆盖。其中,移动支付、金融IC卡、非银行支付、金融产品和服务等领域的标准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中国在金融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开始主导制定银行产品服务说明书描述规范、非银行支付系统安全等多项金融国际标准。

 金融标准化事业一路走来,成绩斐然,硕果累累。这些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的科学决策和正确领导的结果,也离不开金融管理部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对中央决策部署的准确领会和坚定贯彻,离不开广大金融标准化工作者的锐意进取和辛勤耕耘。

 

金融标准化工作面临新形势

 2017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重点任务。金融标准化工作要认清新形势、找准新定位、解决新问题,坚持新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在金融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领域发挥标准的基础、支撑和引领作用,全面推进金融标准化深入发展。

  一是高质量发展需要金融标准发挥更大作用。金融业真正面对老百姓的是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质量,是推动金融健康发展的出发点。习总书记强调“标准决定质量,有什么样的标准就有什么样的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金融发展观,需要努力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程度,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人民群众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是现代金融治理对金融标准提出更高要求。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既要着眼当前重点领域金融风险,也要标本兼治、多方施策,加快建立完善金融治理体系,做到防患于未然、赢得主动,让“标准+认证”在事前准入、事中事后监管中发挥基础性作用。2018年发布的金融业综合统计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等文件都是建立完善金融治理体系的重要举措,并且都强调了标准的重要性。加强金融治理重点领域的标准化建设,将有力支持金融业提高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是金融市场开放呼唤金融标准提供更多支持。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显著加快。促进金融市场开放,提升市场与服务互联互通,标准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要素。习总书记强调,要促进政策、规则、标准三位一体的联通,为互联互通提供机制保障。金融标准要紧跟我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步伐,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支持我国金融业双向开放。 

 应该看到,当前我国金融标准化还存在诸多不足,金融标准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国标、行标多,团标、企标少,技术标准多、产品标准少,标准老旧现象依然明显。要想完全适应新时代金融业稳定发展的要求,金融标准化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谱写金融标准化工作新篇章

 金融标准化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继承发扬金融标准化成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部署,从“强标准、抓落实、走出去、兴调研、夯基础”五个方面推动金融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强化金融标准供给。持续推动金融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协调发展;推进保障人民财产安全的国家强制标准建设;加快制定金融科技、监管科技和金融产品标准;建立金融业综合统计、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标准体系,有效支持金融风险防控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国家重点科技项目“金融风险防控关键技术标准”建设进度,快出成果、早出效益。

  二是狠抓金融标准实施。建立“规划—制定—实施—修订”相协调的金融标准化全生命周期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普及金融标准、提升服务质量”主题活动;推进在重庆市和浙江省开展金融标准创新建设试点,及时总结推广新模式、新经验;落实《标准化法》,推动建立金融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的自我声明公开制度,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透明度;发挥金融标准检测认证作用,加强支付技术产品标准实施和质量安全管理。

  三是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标准,支持金融业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主动在金融科技、监管科技、绿色金融等领域的国际标准研制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大力推动我国金融标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用;深度参与国际金融标准化治理,提高中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四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习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金融标准源自金融业的实践,金标委应组织委员单位大力开展调研,积极动员政、产、学、研各方围绕金融标准化的重点、难点及热点领域,深化调查研究,为金融标准化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五是夯实金融标准化基础。进一步优化各分技术委员会和专项工作组布局,在IT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大数据等金融科技、监管科技领域加强专项工作组建设;培养壮大金融标准化人才队伍,完善金融标准化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平台,强化金融标准化基础能力建设。

  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和深化金融改革强烈呼唤高质量的金融标准。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记历史使命,强化责任担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金融发展观,加快落实金融业标准化“十三五”规划任务,齐心协力推进金融标准与金融治理融合发展,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积极贡献。 

0 (21).jpg

作者|范一飞「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文章|《中国金融》2018年第18期

转自:成方三十二